脑波检测和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
学员:宋子健
今天下午上完课,难得有空,和办公室的同事讨论班里的孩子。
讨论从ADD和ADHD开始。
同事是去年才入职的95年未婚姑娘,之前在一所民办高中教数学。入职后,两件事让她非常抓狂,一是领导没安排她任教擅长的数学,安排教了语文;二是安排了班主任。这个班,问题孩子特别多,孩子的问题比较典型且严重。
我们坐在一起细致地探讨孩子的问题——
医院有了鉴定结论的孩子。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,家长转达的结论中李性小女孩儿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,自己不知道怎么和家长交流。我们一起研究《多动症是什么》《注意力缺乏症》,用赵导的分析,这是两种不同的病症,大脑中脑波的波形不一样。ADD主要症状是频繁地、不自觉地走神。判定是否患上ADD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量化。从日常与孩子的接触中观察到,这个孩子存在明显的注意缺陷、活动过度、好冲动、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。最让家长着急的,是孩子一年级马上结束,但是作业从来写不了,认字时需要别人先告诉她,她才能从牙缝里挤出字的读音。
以文档为抓手,以听课收获为依据,年轻的同事建立了与家长交流的信心。我鼓励班主任,孩子还小,大脑可塑性高,咱们善于学习,有了专业的知识储备,不但增进自己对职业的胜任力,而且能让家长感到咱们做老师的用心做教育,在全心全意地对待孩子的问题。
感统失调和多动症不一样。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,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功能的失调。没有感觉统合,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。多动症属于儿童多发的行为异常问题,多动症的孩子在智力上正常或基本正常,但往往在行为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差异。
以此为据,年轻的同事对班里的另外几个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梳理。教育孩子,很大程度是对家长的工作,当家长明白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积极、正向的行为,比起只是求医问药,把孩子的问题寄托于老师和治疗机构,要有效的多,经济的多,孩子的问题就会有转化的可能。
2022年6月10日星期五
(山东淄博 宋子建)